聖體聖血節,乙年
主題:修和與共融 Reconciliation And Communion
《公教報》五月三十日在『眾裡尋祂』一欄,刊出周守仁樞機一篇題為「就是每年這時期…」1 的分享,惹來不少批評2。雖然『眾裡尋祂』不是他的專欄,但他經常在那裡發表節日文告,令人難以分辨文章的權威程度,難怪惹來批評。恕我孤陋寡聞,同文在英文公教報Sunday Examiner3並不見得有多大迴響。固此,今天的主日默想亦打破慣例,改用中文來湊熱鬧。
耶穌基督留下聖體聖事給教會,不但兌現祂「天天與你們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瑪28:20b)的承諾,更藉此達成眾人「在祂內合而為一」的願望(若17:11, 21-23)。因此,教友領受聖體聖事時,不但個人與主基督合而為一,而且也會與其他領受同一聖事的教友,無論是認識的或是不認識的;喜愛的或是不可愛的;過去的或是未來的,共融合一。更有甚者,為了保障領受者的神益,聖體聖事的效益並不取決於施行聖事者的靈性或道德狀態。即使是一個為眾人所唾棄的神父/主教,祇要教會一天尚未向他施行懲罰/絕罰,他施行的聖事依然有效,領受聖事的人不受影響。
我在《臉書》曾拜讀過不少馮先生的文章,佩服他學識淵博,推理精密;而且他有骨氣,不向權貴低頭。今天細讀他對周文所提出的疑問,覺得有欠妥當。小編不才,神學讀得不通透,靈修膚淺,沉不住氣,在這片小天地班門弄斧放肆了。對周樞機所宣揚的「寬恕」言論,馮先生提出了三個疑問:
- 冤有頭債有主,我們有資格去寬恕沒虧欠自己的人嗎?
「冤有頭債有主」,把寬恕虧欠自己的人的資格,收窄到「天安門母親」,實在過份簡化了「寬恕」的複雜性!原文接著問題的第一句,馮先生寫「『六四』當年的確激起公憤…」,「激起公憤」是不爭的事實,但「公憤」合理呢?今天是二零二四年六月二日,12,785日前,遠在2,000公里外的京城,坦克車不但把「天安門母親」的兒女輾為肉醬,更把2,000公里外,500,000人的民主願望無情地輾碎了、支持爭取民主中國的捐款消失了…請問這些憤怒的人有資格寬恕嗎?這些憤怒的人去了哪?有些順勢崛起成為大黨,在本地政壇一時無兩。可惜今天氣數已盡,苟延殘喘,與「天安門母親」一樣,正在消失中,所餘無幾。另一些人審時度勢,揣摩當權者的心意,所作所為令不少市民側目。直到今天,還不時有人拿他們當年慷慨激昂的風采,與今天的嘴臉對比。可見很多人的心,仍然被周樞機所說的「黑暗空間裡的悲傷和怨恨」所纏擾,沒有自由!這些心靈沒有自由的人算是「受害人」嗎?他們有資格寬恕「六四屠夫」嗎?
誰是「六四屠夫」呢?通常是指當時的總理李某,五年前已去世。亦有人認為是遭受「文革」陰影;和眼見各軍區借「清君側」之名進兵京城,隨時爆發內戰的憂慮所纏擾,如今骨灰已撒落大海的鄧軍委。是當時執行軍令的士兵嗎?後來的歷任軍委有責任為前人的錯誤謝罪嗎?聖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做到了,即使有學者認識伽利略本人也應負上部份責任云云。可見「寬恕」的確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議題,不能輕易簡單化。
- 天主的愛固然是無條件的,但天主的寬恕也是無條件嗎?
相信馮先生也是一位教徒,並且十分熟悉聖經的內容。他能旁徵博引聖經章節,證明「不論是新約抑或舊約的天主,祂的寬恕都是有條件的,那就是:我們必須後悔認罪,並遠離惡行。」雖然他沒有引用「但是,基督在我們還是罪人的時候,就為我們死了,這證明了天主怎樣愛我們」(羅5:8),相信馮先生一定知道這是「天主的愛固然是無條件的」的金句。馮先生引用(路17:3-4)說:「看懂嗎?按照耶穌教導,就算你想寬恕你的兄弟,也需要他自己先表示『後悔』,然後才輪到你去寬恕。」馮先生說的對,為我們生活在歷史中,受時間維度約束的人類,有先後之分,有先悔改後寬恕的程序是合理的。但天主受時間約束嗎?可能我喜歡數學,對「無限」頗為著迷。我們相信的天主是永生的天主,超越時間的維度,沒有先後之別。耶穌基督的「架上七言」相信馮先生一定讀過。且看同一部福音,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求天父寬恕世人,「因為他們不知道他們做的是甚麼」(23:34),所以,「悔改」是「充份條件sufficient condition」,未必是「必要條件 necessary condition」。當然,這些罪人將來悔改,亦未可知!即使悔改是必要條件,也因為天主是永生的,所以天主要求「先悔改,後寬恕」的論述,是不成立的。「悔改」其實另有用途。
- 大家又退一萬步去想,如果「上主的寬恕不先要求我們悔改」,那麼天主教會的「修和聖事」有何意義?
馮先生對「修和聖事」的理解,真是一針見血。他說:「我們不懺悔,甚至變本加厲犯罪,天主和教會也會無條件寬恕,那根本就沒有必要去做『告解』,甚至連教會本身的存在也毫無意義了」,這些都是宗徒們的教訓,不知有多少天主教徒認識這「教會論 ecclesiology」。若望宗徒記載,耶穌基督在復活當晚顯現給宗徒們時,賜他們聖神,去赦免世人的罪(若20:22-23);保祿宗徒呼籲信徒作為基督的大使,代表基督勸勉世人,與天主和好(格後5:19-20)。教會本身的存在,就是幫助世人與天主修和。如何履行這任務呢?就是藉「修和聖事」!可能很多教友對「修和聖事」抱著洗衣機的觀念,不是嗎?蠻有程序:「省察、痛悔、告明、赦罪、補贖」。對不起,「修和聖事」與「病人傅油聖事」一樣,同屬治療性的聖事。罪人透過「省察」知道自己的確犯了罪,但這個心理步驟是複雜的,因為很多人會「否認」、會「失憶」,或者寧願扮演「受害人」的角色,不斷挖開結痂的傷口,也不願意承認犯錯,獲得治癒成長的機會,的確可惜。有人說佛洛依德 Sigmund Freud發明的「心理分析 Psychoanalysis」治療方法,其實源自修和聖事的「告明」,把壓抑在心底的困擾說出,有助醫治心理障礙。最後,沒有「悔改」,罪人又如何更新呢?先知說:「因為我不喜歡任何人喪亡─吾主上主的斷語─你們回心轉意罷!你們必得生存!」(則18:32)原來悔改、回心轉意,並不是獲得寬恕的必要條件,而是恢復靈性生命,與天主修好、與世界修好、與自己修好的良藥!
親愛的讀者,上主天主說:「人單獨不好」(創2:18),真是意義深長。不斷悔改罷,直至你有能力與你所憎恨的人共融,同享永生。亞孟。
天主保祐!
1https://kkp.org.hk/topic/detail/577/
2https://www.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785671460353485&id=100067319133361
3https://www.examiner.org.hk/2024/05/30/reflections-from-the-cardinal-its-that-time-of-year/news/hongkong/
Picture Credit: stjamesco.archtoronto.org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