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Sunday, 12 October 2025

感恩滋潤信德 Gratitude Breeds Faith

常年期第廿八主日,丙年
主題:感恩滋潤信德 Gratitude Breeds Faith

上一個主日,我們知道了信、望、愛三個「超性德行」之中,愛德最重要,因為它維繫和加深我們與天主的關係,保證了我們的得救。今天的讀經,啟示我們有關如何加強我們的信德。

首先,讓我們澄清第一篇讀經的一些背景。當時一統的以色列王國已經分裂為二,北面的以色列國與外族接壤,即今天的敘利亞,當時稱為「亞蘭」,首都是大馬士革。亞蘭王經常派兵南下搶劫,納阿曼是他器重的一員猛將,可惜納阿曼患有痲瘋病。另一方面,當時奉天主差遣在北國以色列宣講的先知是厄里叟,他是厄里亞先知的繼承人,以厄里亞的精神和權威,抗衡北國君民上下崇拜偶像的歪風。人稱厄里叟為「天主的人」。

納阿曼並不認識天主,是他妻子的一個從以色列擄回來做婢女的告訴主母,主人的病只有以色列的先知纔能醫治(列下5:3)。於是納阿曼稟告阿蘭王,王便寫了一封信,吩咐納阿曼帶去見以色列王,要求以色列王治好他(5:5-6)。以色列王耶曷蘭一讀了那封信,便撕裂自己的衣服,因為他帶領人民拜偶像,自知天主不會俯聽他的祈禱。阿蘭王明知他沒有能力醫治納阿曼,明顯是借故挑起戰事…(5:7)。 厄里叟聽說君王撕裂自己的衣服,便派人見以色列王叫納阿曼見他,到時,這個敘利亞人「就會知道在以色列有先知」(5:8)!言下之意,他有本領治好納阿曼。當納阿曼滿懷希望來到厄里叟門前的時候,厄里叟沒有出來接見他,只派了一個使者對他說,到約旦河裡洗七次, 便得痊癒(5:10)。納阿曼很氣憤,他原以為厄里叟會出來見他,站在他面前呼求天主的名,在他患處揮揮手,治好他的痲瘋(5:11);豈料先知不出來見他,只吩咐他做一些與治病毫無關連的事;納阿曼當眾說,難道大馬士革沒有河水可以潔淨他嗎(5:12)?他調頭想離開的時,他的僕人們勸他冷靜下來,依照天主的人的指示去做,之後再作定奪(5:13)。

且讓我們停下來默想當中的一些教訓。第一,相信天主是由聽到好消息開始。好消息是甚麼?好消息因人而異,通常時指遭受到病患、不幸、挫折或損失等等的困擾時突然出現的出路/曙光,我們簡稱之為「福音」。我們對這福音認識不多,所以開始時通常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去接受,納阿曼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而以色列王耶曷蘭是一個認識了天主,但卻是一個沒有信德和望德的典型,與不認識天主的納阿曼成了強烈的對比!我們應該引以色列王為戒,向納阿曼學習。作者寫這個故事的時候,用了對比的手法鋪排情節,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不認識天主的人對天主會有錯誤的觀念和期望,好像納阿曼一樣。例如,他們以為神跡是魔法,是誦唸一些咒語,做一些儀式便會發生異於常理的事。卻不知道神跡是天主的慈悲,是引領人認識祂,鼓勵世人回頭改過,與祂建立關係的標記。要知道醫治神跡絕不是肉體上痊癒那麼簡單,還有靈性層面上的意義。我們認識了這一點,對我們傳福音有很大的幫助。開始的時候,我們可能要遷就聽眾的錯誤,但往後必須加以糾正!

第三,彌撒中所有的讀經都是節錄的,是要取捨的。選讀的經文儘量傳達一些不會互相矛盾的訊息。例如第一篇讀經的故事,結尾就少了兩節,即第五章第十八、十九兩節!可能負責編輯禮儀的人不想節外生枝罷!但我個人認為這兩節是極為重要的,它們展示了納阿曼真心相信了天主;與及天主寬待所有相信的人。漏了這兩節,使整個故事停滯在肉體痊癒的層次,在靈性層次上卻失色不少,誠為可惜!所以,即使相信了天主的我們,對天主的認識原來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各位兄弟姊妹,回家後請繼續默想《列下5:18-19》!

最後,不要小覷小人物的貢獻,倘若沒有以色列婢女的提示和納阿曼隨從的勸告,厄里叟先知的宣講是不會實現的。所以各位兄弟姊妹,天主喜歡給我們這些小人物立功的機會,請不要輕易放過任何宣揚福音和介紹未信教的親友入教的機會!另外,要學習納阿曼知恩報德的榜樣,全心敬拜天主和愛主愛人。

在默想福音訊息之前,也要認識一些古人的思想。第一,現代人知道痲瘋病是由真菌做成,今天可以用抗生素醫治。古人只知痲瘋病傳染性高,沒有醫治的方法,惟有把他們趕走或隔離,自生自滅。加上人們普遍認為這種疾病是神明的懲罰,痲瘋病人就是罪人,所以無論是猶太人或是外邦人,都由司祭,而不是醫生去鑒定病人是否真正痊癒。
路加福音第十章有一個「慈善撒瑪黎雅人」的比喻,聽起來好像批評猶太人,好像是種族的對比,其實是不同虔誠的對比,是儀式上的虔誠,還是愛德上的虔誠之間的對比!今天的故事,只有一個撒瑪黎雅痲瘋病人懂得回來光榮天主,感謝耶穌(路17:15-16),好像再一次批評猶太人。這樣解經就大錯特錯了!福音說明其餘九個人全部都是猶太人嗎?難道當中真的再沒有撒瑪黎雅人嗎?其實罪人是沒有國界的,猶太人、希臘人、中國人和撒瑪黎雅人都有,重點是全部都是須要天主拯救的人!今天的對比是數字上的對比,不是種族上的對比!是九個忘恩負義的人;和一個知恩感激的人之間的對比!

要知道「信德」是必須要由「感恩」來滋養的,在現代社會,感恩尤為重要。何解?絕症痊癒了,古代的人會感謝神明、更相信神明、更虔誠事奉神明。現代人絕症痊癒了,只會感激醫療團隊和先進的科技和儀器,甚至覺得是理所當然的,醫學昌明嘛!有多少人會記起應該感謝天主呢?這些人只會更努力賺錢來保命。到時,他們會轉為相信財神或借庫的觀音,他們還能保持,甚至加強自己的信德嗎?我深信,倘若沒有感恩之心的滋潤,信德遲早會枯萎!那麼,為甚麼耶穌說:「你的信德救了你」(17:19),而不是「你的感恩之心救了你」呢?簡單的回答是:這個懂得感恩的撒瑪黎雅痲瘋病人能保存他的信德,至於其餘九個痲瘋病人,因為沒有感恩之心的滋潤,他們遲早會喪失信德!到時,不知道他們可以憑甚麼獲得救恩了!

各位兄弟姊妹!雖然我們只需要小如芥子的信德,但它始終是脆弱的,需要我們悉心栽培。保祿宗徒的教導十分好:「你們甚麼也不要掛慮,只在一切事上,以懇求和祈禱,懷著感謝之心,向天主呈上你們的請求」(斐4:6)。亞孟。
天主保祐!


2022反省
圖片鳴謝:grok.com, ideogram.ai

Sunday, 5 October 2025

無用的僕人是有福的 Blessed Are the Unprofitable Servants



常年期第廿七主日,丙年
主題:無用的僕人是有福的 Blessed Are the Unprofitable Servants

被「原罪」傷害過的人性,總會杯弓蛇影。為了自保,動不動便會啟動防禦機制來應付危機:例如躲藏、逃跑、否認、推卸責任和埋怨等等。認真地面對挫折,檢討失敗,實在非常費力!其實我們不用這樣費力,徒勞無功。請聆聽在今天的第一篇讀經,哈巴谷先知傳達天主的啟示時是怎樣說的。「看,心術不正的,必然消逝;義人必因他的信賴而生活」(哈2:4)。天主是公義的,賞善罰惡的,所以先知把「心術不正的」與「義人」對比,即是「惡人」與「善人」的對比;「消逝」與「生活」對比,就是「在地獄受懲罰」和「在天堂永享福樂」的對比。至於「信賴」是信賴甚麼呢?當然是信賴上主天主,因為只有祂是全能、全知和永恆的。天主的要求並不高,只要「信賴」祂就可以上天堂!試問相信天主有何難呢?倘若真的是難,難在那裡呢?

執事我覺得困難在於能否掌握到自己與天主的關係!我們是天主所創造的受造物,你接受嗎?現代科學昌明,可能是「驕傲」在作祟罷,很多人寧願相信人類是由大猩猩進化而來,也不願意相信有天主存在,遑論承認是天主創造我們呢?
聖經說「天主按自己的肖像創造了人類」(創1:26),你接受自己是天主的肖像嗎?如果不接受的話,你有可能是缺乏自信心,覺得自己不堪當。但在不可不接受的情況下,例如當很多人知道你是天主教徒的時候,你可能會做一些補救來加強自己的信心!例如,以往修院裡尚未領受任何職務的修生,已開始配帶「羅馬領帶」,如同神父主教一樣!至於終身執事,除了探監和探醫院外,就不用配帶。為甚麼呢?可能是為了加強修生們的信心罷!至於終身執事,他們都是成熟的信徒,不用加強他們的信心了!事實上有些探監的神父,也沒有配帶羅馬領帶,所以配帶羅馬領帶,未必方便監獄或醫院的職員,識別你是否專職教士。因為進入監獄或醫院服務時,大閘職員看的是你的證件,而不是你的羅馬領帶…請注意,即使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背後,一定有更複雜的因素。因此,執事在這裡提醒大家,切忌隨便找個簡化了的理由,當作真理的全部!

回到「天主肖像」的問題去,它的重點不在於你堪當或不堪當,而在於你能否接受那些你不喜歡的人,也是按天主的肖像造出來的!要知道天主喜愛我們,因為我們是祂的傑作,是祂的肖像;祂不願意看見自己的傑作喪亡(則18:32)。祂對自己的肖像滿懷信心,充滿希望,非常有耐性地幫助罪人回頭悔改!至於你,將來在天國的婚宴上,你能與你不喜愛的人同席嗎?即是說,在今世,你能愛你的仇人嗎?不要忘記,他們是天主的肖像;你能為迫害你的人祈禱(瑪5:44)嗎?他們也是天主的肖像!

其實,自覺缺乏信心而作出補救是不必要的,因為天主並沒有訂下,信德達到甚麼級數纔可以得救的標準!既然沒有標準,那麼,不是多多益善嗎?錯!今天的福音告訴我們,宗徒們求主耶穌增加他們的信德(路17:5),主耶穌說了甚麼?有像芥子那樣大的信德就足夠了(17:6)!為甚麼呢?因為我們只要相信「天主自會照顧」(創22:8)便足夠了,因為祂最知道我們需要甚麼(瑪6:32b; 路12:30b)。我們不須要花費精力設計如何開源節流,如何公平地分配資源,如何按緩急先後安排物流,訂立應急、應變的後備方案等等,這些都是外邦人所關心的(瑪6:32a; 路12:30a)。至於我們,我們反而應該辨別現在所做的,是否附合天主的旨意!

天主的旨意是甚麼呢?保祿宗徒曾說過,愛德比信德更重要,「現今存在的,有信、望、愛這三樣,但其中最大的是愛」(格前13:13)。前面已說過,主耶穌要求我們愛那些不可愛的人、仇人和迫害我們的人(瑪5:44),往後更在「公審判」的比喻中,教導我們向貧困者、弱小者伸出援手(25:40)。毫無疑問,天主的旨意要求我們行愛德,與其他的天主肖像共融合一,團結合作,在地上建設天國。

試想像當我們有很強大的信德時、充滿自信時、穩操勝券時,會發生甚麼事?我們會得意忘形,自我膨脹。我們會喧賓奪主,忘記了我們祗是管家而不是主人;忘記了我們的一切,包括健康、智慧、財富、權勢和成就等等,都是天主的恩賜。所以,耶穌基督在今天的福音裡,說了幾句逆耳的忠言,提醒我們,「你們也是這樣,既做完吩咐你們的一切,仍然要說: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我們不過做了我們應做的事」(路17:10)!你覺得氣憤嗎?不服氣嗎?倘若你回答:「」,請問你把謙遜放到哪(瑪11:29-30)? 請留意,我們「做完吩咐你們的一切」,天主尚且這樣對待我們。那麼,運用天賜的財富權勢,做了不是天主旨意的事時,天主又會如何處置我們呢?所以執事我在上面提醒大家,「我們反而應該辨別現在所做的,是否附合天主的旨意」,是否履行愛德?

親愛的兄弟姊妹,今天和大家默想了天主與我們關係中的其中三方面。第一:造物主與受造物的關係;其中要克服的困難,是我們的「驕傲」,因為我們拒絕接受自己是有限的受造物。第二:天主與自己肖像的關係;其中的困難,是我們未能有如天父那麼慈悲,仁慈地對待忘恩負義的人(路6:35-37)。第三是主僕的關係;其中的困難,又是驕傲,它阻礙了我們投靠上主天主。能夠成功地在上主天主面前,做到一個「無用的僕人」的人,真是有福。不要以為主人刻薄,替他工作完還要承認自己是個「無用的僕人」。因為天主子耶穌基督承諾了,到末日,「主人要束上腰,請他們坐席,自己前來伺候他們」(12:37,常年期19主日)! 亞孟。
天主保祐!


2022反省
圖片鳴謝:gr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