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十六主日,丙年
主題:選擇更好的一份 Choose The Better Part
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相信很多人都有類似的際遇,即使你怎樣「機關算盡,艱苦經營」;到頭來「事與願違,滿盤落索」。另一方面,也有「無心插柳,信手拈來」的驚喜;不費吹灰之力、便水到渠成!難道相信冥冥之中有主宰的人,或者奉行天主旨意的人,便應該「無為」、「躺平」、甚麼也不做嗎?錯!要知道成果固然重要,但過程所帶來的得著,也不容忽視!即使成王敗寇,那些在歷史舞台上的所謂「失敗者」,也曾擔任過腳色,演繹過他們的腳本,成就未來發生的事!
今天的第一篇讀經,是一個耳熟能詳,有關「天主的朋友」亞巴郎(雅2:23)的故事片段。天主應許亞巴郎的後裔,多如天上星辰(創15:5),並且與亞巴郎立約,賜土地給他的後裔作實(15:18)。可是,亞巴郎的妻子撒辣不能生育,遂出主意由她的埃及婢女哈加爾作「代母」,完成天主的旨意(16:1-2)。亞巴郎一索得男,哈加爾為他們生了依市瑪耳(16:15)。十三年後,亞巴郎99歲。上主天主顯現給他,與他立約,並以「割損禮」作為參加盟約成員的標記(17:11)。這時,天主纔告訴亞巴郎祂的安排:上主要祝福撒辣,使她能高齡產子,成為一個大民族,君王要由她而出(17:16)。天主選定了撒辣給亞巴郎所生的依撒格及其後裔,作為萬民的福源,「你的妻子撒辣確要給你生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依撒格;我要與他和他的後裔,訂立我的約,當作永久的約」(17:19)。但亞巴郎和撒辣的努力,並沒有白費。天主因應亞巴郎的請求,同樣祝福依市瑪耳,使他也成為一個大民族,就是將來的阿拉伯人(17:20),也就是信奉惟一真神的穆斯林的祖先!這就是今天讀經一的上文。在讀經一,我們看到亞巴郎堂堂一個族長,身經百戰,仍然謙恭地、無微不致地侍候天主,博取祂的差遣或者賞賜。天主並沒有令他失望,一年後,亞巴郎100歲的時候,他獲得了一個應許的、由撒辣所生的應許之子、肩負永久盟約的兒子(18:10a)。
讓我們從《創世紀》的記載,給亞巴郎的人生做一個撮要,看看有甚麼值得學習的地方。我們不知道上主天主與亞巴郎來往了多少歲月,只知亞巴郎在75歲蒙召,離開兩河流域,出發到埃及和客納罕地一帶。10年後,天主在神視中給亞巴郎應許,他的後裔多如星辰。並且與他立約,一年後依市瑪耳出生。再過了13年,即蒙召後24年,亞巴郎99歲,天主顯現給他,重新立約,以割損禮為標記,並且明言以撒辣所生的依撒格為應許之子,上主天主要與他和他的後裔,建立永久的盟約,祝福萬民。不知過了多少歲月,天主考驗亞巴郎,命令他把心愛的兒子依撒格祭獻。當時依撒格有多大呢?無從稽考。但有能力背負起「全燔祭」用的木柴上山,相信不會是十多歲的少年。有些聖經學者根據依撒格背負木柴跟著亞巴郎上山祭獻一幕(22:2; 6),看到依撒格有耶穌基督背負十字架上山被釘的預像;所以推測當時依撒格是33歲云云。即是說,《創世紀》記載了天主在超過半個世紀以來,一共向亞巴郎作了最少四次重要的啟示:召選他、應許他、與他立約和考驗他。而亞巴郎則以良善、謙卑和勤奮的態度,相信並服從了天主。於是天主祝福亞巴郎成為萬民的福源(12:3)、萬民之父(17:5),而聖保祿宗徒更稱他為「信德之父」(羅4:16)。亞巴郎並沒有「無為」;雖然他對上主天主的旨意,一知半解,但他仍被動;卻積極地配合天主旨意而行事。亞巴郎的努力並沒有白費,成就了日後全球政治局勢的變幻;直到今天,仍牽動著世界的政經命脈!
今天的福音講述了兩姊妹如何表達對耶穌基督的愛慕:瑪爾大「動」,瑪利亞「靜」。雖然福音給讀者一個主基督偏袒瑪利亞的印象,但我想請大家把眼光,先放到一個容易被忽略的細節上,再判定耶穌是否偏心。請問福音有記載過瑪利亞的說話嗎?有!只有一句,而且是重複了她姊姊瑪爾大的說話:「主!若是祢在這裡,我的兄弟決不會死」(若11:21; 32)。與瑪爾大相比,瑪利亞的確是一個寡言的人,即使有意見都不會輕易告訴人,以致來安慰她的人,「以為她往墳墓上去哭泣」(11:31)。且看,不但瑪爾大投訴她,連猶達斯也抗議她(12:5)!瑪利亞好像是一個弱者/失敗者的代表,處處受人欺負,兩次都需要主耶穌為她解圍!作為基督徒,我們不是應該效法主耶穌的榜樣,為弱勢社群發聲嗎?所以主基督偏袒瑪利亞的印象,是錯的!
其實,耶穌基督不但為公義、為弱者發聲,並且藉此機會,教訓我們應該把焦點放到甚麼地方。主對瑪爾大說:「其實需要的惟有一件。瑪利亞選擇了更好的一份,是不能從她奪去的」(路10:42)。「更好的一份」一定不是「惟有一件」的全部,只可以是「惟有一件」的一部份。即是說,瑪爾大選擇了「稍遜的部份」,瑪利亞挑選了「更好的部份」。所以兩姊妹各有千秋,但兩者都未臻完美!瑪利亞挑選了更好的一部份,何以見得呢?讓我們再看復活拉匝祿事件,試問誰的功勞較大呢?是先去迎接耶穌的瑪爾大,還是俯伏在耶穌前哭訴的瑪利亞呢?答案非常顯而易見。雖然瑪利亞用了和瑪爾大同一樣的祈禱,但效果立竿見影!難怪瑪爾大迎接耶穌後,要跑回去找瑪利亞幫忙了(若11:28)!
那麼,我們需要操心忙碌的「惟有一件」是甚麼呢?答案在耶穌對猶達斯所說的話:「你們常有窮人和你們在一起;至於我,你們卻不常有」(12:8)。做耶穌的門徒,需要操心忙碌的,惟有是與主在一起!這是很明顯的,但大部份人都有千萬個藉口做不到。即使是「好公義、行憐憫」的人,很容易變成了瑪爾大,「為了許多事操心忙碌」(路10:41)。「為大局、為形象、為程序、為正確、為顏色、為了不傷害感情、為了…」而輕視了「惟有的一件」!至於在祈禱中、在神視中經常與主在一起的人,倘若他們拒絕接觸其他人,連動一根指頭去服務有需要的人也不動,便錯過了機會,去親近臨在這些人身上的普世君王了,豈不可惜!
各位親愛的兄弟姊妹!世界上有很多「瑪爾大」,亞巴郎亦是其中一個!所以,請放心,你們的操心忙碌,倘若是為了承行耶穌基督的旨意,是不會白費的。全能的天主一定有能力把不完美的,轉化更新為圓滿。亞孟。
天主保祐!
2022年反省
圖片鳴謝:ideogram.ai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