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Sunday, 17 August 2025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God Coaches Us To Be Top Athletes

常年期第二十主日,丙年
主題: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God Coaches Us To Be Top Athletes

俗語有云:「日防夜防,家賊難防」,是有道理的。從外面來的敵人或者侵略者,比較容易發現;但為所有組織或個人,最難應付的就是「內鬼」。敵人一旦裡應外合,我們必死無疑,能夠生存下來的都是僥倖!我們連續兩個主日默想「七罪宗」,認識到這七個「內鬼」的危險。但很明顯,只認識到這些「內鬼」是不足夠的。就如即使有最先進敏銳的雷達,在敵人發射導彈的一刻已經發現了它;但沒有戰略性的反導彈系統,我們也只是坐以待斃!所以,即使察覺到誘惑的存在,但我們自身卻缺乏保祿宗徒所說「與罪惡爭鬥」(希12:4)的能力,我們同樣是「甕中之鱉」,只會束手就擒。

傳統上,教會鼓勵我們使用任何人都有能力做得到的方法,避免犯罪,那就是「立刻逃離現場」!雖然是消極和被動,卻是安全而有效的方法。今天,教會安排的主日讀經,倡議一個主動積極的方法,與罪惡爭鬥,就是「擁抱迫害」!聖奧思定教導我們讀【舊約】事蹟時,尋找基督的預像,或者天主子如何應驗法律和先知(瑪5:17)。例如依撒格服從父親亞巴郎,背負「全燔祭」用的柴上山(創22:6),便預示了耶穌基督服從天父的旨意,背負十字架上山被釘。因此,依撒格是耶穌的預像。【舊約】四大先知之一的耶肋米亞,因為宣講天主的旨意而遭受迫害,也成為了基督的預像!

事緣猶大國在昏庸無能的君王領導之下,崇拜偶像,遠離天主。所以天主決意把他們交在巴比倫帝國手中,流放充軍五十年,反省作為天主特選民族的身份,並編輯了【舊約】的大部份。耶肋米亞奉天主的差遣,向百姓宣講「投降巴比倫,得以保存性命」的訊息(耶38:2-3)。朝廷的主戰派,豈能放過耶肋米亞先知呢?他們便從任人擺佈的君王口中取得許可,逮捕了耶肋米亞,丟到蓄水池裡,打算餓死他(38:9)。後來,厄貝得默肋客〔מֶלֶךְ עֶבֶד希伯來文的意思是「君王的僕人」〕營救了耶肋米亞,原來他是一個外藉宦官(38:7)。真嘲刺,但充滿象徵意義!天主的僕人耶肋米亞,須要有缺陷的君王僕人協助,纔能完成任務。同樣,天主子也須要我們這些軟弱的罪人,與他合作,完成拯救世界的任務!

在第二篇讀經,聖保祿宗徒教導我們,原來「為義而受迫害」,真是有福的(瑪5:10)。他所指的「眾多如雲的證人」(希12:1),是指那些從亞伯爾開始到瑪加伯時代,憑信德和望德承行天主旨意而遭受迫害的人。因著天主子的受難復活,他們的受苦被耶穌基督所肯定,並沒有白費,反而賺得了永生。耶穌基督就是我們的榜樣,祂「輕視了凌辱,忍受了十字架,而今坐在天主寶座的右邊」(12:2)。儒家思想也有相同的教訓:「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其所為」。為甚麼生活要是這樣的呢?孟子留下了這樣的名句:「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孟子‧告子下)。的確,安逸的生活使現代人容易染上「三高」,惟有勤做身、心、靈的運動,纔可以保平安!怎樣做呢?在生活中難免有不如意的事,與其動不動便投訴,讓其他人知道自己受委屈,爭取別人的同情;倒不如謙遜地反躬自問,像聖母瑪利亞一樣,「默存心中,反覆思想」(路2:19, 51),尋求天父的旨意。

在福音中,耶穌所說的「切望燃燒起來的火」(路12:49),若翰洗者作證是指「聖神」(3:16)。聖神是聖父與聖子彼此交流的愛,足以更新、復興整個宇宙。至於耶穌所說的,非常焦急直到它得以完成的「應受的洗禮」(12:50),是指祂的受難(谷10:39)。天主子是真人真天主,只有祂纔可以運用祂的受難死亡,償還古今中外,全人類已犯、未犯的罪債!世人遭受了「原罪」的傷害,不會輕易接受耶穌基督的福音。接受或拒絕天主子的福音,必會造成分裂。而這分裂,是達到終極和平之前必經的階段。

親愛的兄弟姊妹,讓我們呼求天主聖神,重新激發沉睡在我們心中的「聖神七恩」,使我們以上智、聰敏、超見和明達之心,明辨是非真理;懷著孝愛、敬畏上主之情,以剛毅不屈的意志,擁抱迫害,承行天父的旨意。亞孟。
天主保祐!


2022年反省
圖片鳴謝:ideogram.ai, as1.ftcdn.net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