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Sunday, 10 July 1983

教區教理講授訓練班畢業典禮 valedictory speech 1983

教區教理講授訓練班畢業典禮
畢業同學代表致詞

郭志強
一九八三年七月十日

在香港這個繁忙的都市裡,提供夜間課程是最符合她的急促步伐。「教理班」的設立,的確切合時宜,為在職人士提供優良的進修機會。目前,香港大部份市區的地方,已經發展到飽和的地步。三十年來不斷的公共房屋建設,很多屋邨已經老化;人口正不斷主動地或被動地向新市鎮遷徙。為新市鎮的牧民工作培育人手,更形逼切!「教理班」向新界推廣,確實刻不容緩,而且任重道遠。這是一個來自新界西部地區者的心聲!

很僥倖我們被取錄成為「教理班」的學員。我們當中有來自粉嶺、大埔、屯門、長洲,甚至澳門等地區;在上課前匆忙地用兩個麵包裹腹;與同事調更;風雨不改…兩年來,每星期騰出兩個晚上,學習重份量的神學及教學法課程!如此亦沒有難倒我們的毅力,在這裡特別多謝中心主任鄭姑娘經常的鼓勵,時常表示關懷與欣賞,給我們很大的鼓舞,去克服種種的障礙。此外要多謝中心的各位職員,她/他們以豐富的行政經驗安排一切,使課程進度井井有條,導師與學員能沒有負擔和顧慮地進行教與學。學識淵博的導師們,以孜孜不倦的態度教誨,使我們不期然肅然起敬;他們認真地分享他們豐富的牧民經驗,的確使我們獲益良多,對未來的傳教工作,更具信心。學員之間有很多正式與非正式的分享時間,大家坦誠開放,使我們在信仰上並不感到孤獨。猶記得在散學禮的祈禱會上,有學員分享她兩年來的心得。她表示在「教理班」學到很多事物,能夠充實自己的教友生活,為個人的信仰生活有很大的益處。她會盡力履行在「教理班」所學到的教訓。

一如胡主教在剛才的訓言中指出,知易行難,知行要合一的道理,在「教理班」畢業了並不一定有能力教授要理!要知道最重要的還是將所學到的,身體力行,可以美七尺之軀,然後可以為人師表。好一句「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荀子‧勸學)的確是從事「講」授要理者的金石良言!


【後記】

純屬巧合,在翻閱《公教報合訂本》尋找有關上水「基督之母堂」神職人員的任命紀錄時,尋回失去了的記憶。真的要感謝天主,重讀這一篇快半個世紀的文稿,可以恥笑執筆者是個書呆子,不懂人情世故,既幼稚,又膚淺…然而,半個世紀快過去了,依然故我。今日姑且把文稿稍加潤飾,藉以撫今追惜。

所謂「教而後知困」。在喇沙書院教了五年聖經,連自己都說服不了,又怎去教學生呢?於是報讀「教理班」。「學而後知不足」,讀「教理班」開啟了往後繼續鑽研聖經和神學的旅程。再次感謝天主,每月出糧給我,一路上享受讀聖經。亞孟!

二零二五年十月廿一日

圖片呼謝:公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