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三十主日,丙年
主題:高處不勝寒 Altitude Instills Chill
「中秋節」帶給國人很多感受,所以古代的詩人墨客,寫下豐富的詩詞,成為中華文化遺產的一部份。這些詩詞不但寫景,亦借題發揮寫情。當中除了掛念親友之外,亦有抒發心中鬰悶,懷才不遇的感慨。這些中秋詩詞之中,最為人所樂道的,莫過於北宋蘇軾寫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了。當時,蘇軾因為反對王安石的變法而被宋神宗貶往黃州。悉逢中秋節,他想念起分隔了五年的弟弟蘇轍,並且自己在宦途上的失意,便寫了這首經典,在坊間傳頌一時。傳說宋神宗聽到其中一句:「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便嘆息說:「蘇軾終是愛君」,於是下令把他調往汝州云云。
在高的地方停留,無論是崇山峻嶺,還是摩天大廈,總會給人一份「寒意」,一份「心寒」,讓人產生不同的情緒:有人會恐懼、疑慮或者奈何的感覺。但很奇怪,人類偏偏喜歡向上爬,喜歡騎在別人頭上!難道「高高在上」的人,沒有半點「不寒而慄」的感覺嗎?武俠小說中的人物,不斷勾心鬥角,爭奪「武林盟主」的寶座,號令天下;練得武功蓋世的人,總是浪漫地稱為「獨孤求敗」!其實當你位高權重時,你難逃孤獨的命運。你不能與下屬交心,不能對人講真心說話,怕被出賣,怕被扯下台!孤獨真是非常「寒冷」的嗎?《但丁神曲》之「地獄」篇,把這份「寒意」表達到淋漓盡致。我們一向以為地獄裡火光熊熊(谷9:43),可是在但丁版的地獄最深之處,充滿野心的撒殫,是被孤獨地鎖在寒冰層中。
難道做人有上進心,向上爬是錯的嗎?其實,「上進心」也有「為己」與「為人」之分。儒家思想把這個分別形像化成為「君子」與「小人」的分別。例如,孔子教導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意思是君子重視公義和對社會國家長遠的整體公益,小人則著眼於當前短線的利益;又說:「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顏淵)。這些敘述說明「君子」著眼在整體的利益之上,而「小人」則著眼在個人榮辱之上。還有一句更精彩,倘若工程出了錯,發展項目失敗了,負責人應該有甚麼反應呢?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衛靈公)。意思是有「君子」素養的負責人會作出自我檢討,並且樂意引咎辭職;而「小人」卻忙著找代罪羔羊,自己繼續努力向上爬!
主耶穌在今天的福音選段,就是想勸誡這些「小人」,這些「自充為義人,而輕視他人的人」(路18:9),回頭悔改。雖然「法利塞人」一詞在西方的語境,已成為了「偽善者」的代名詞。但古今中外,「法利塞人」何其多!每個人心底的陰暗處,都潛藏著一個「法利塞人 」!所以耶穌基督今天說的比喻,不單祇為法利塞人說的,更加是為每一個信徒說的。首先,這個法利塞人不是一個窮凶極惡的大罪人,而是一個懷有感恩之心的人!且看,他在開始祈禱的時候便感謝天主(18:11)。兩個主日前,我在講道中解釋了「感恩」滋潤「信德」,有感恩之心的人一定會培養出強大的信德。所以這個法利塞人的信德真大!如果他入地獄,一定不是因為缺乏信德,而是望德或愛德上的缺失!雅各伯宗徒說得好:「你信只有一個天主嗎!你信得對,連魔鬼也信,且怕得打顫」(雅2:19)!很明顯,只有信德不足以得救!
那麼,這個法利塞人錯在那裡呢?他錯在自以為是,目中無人。看他如何與犯誡命的罪人劃清界線,列舉他們的錯處。我們姑且相信他沒有犯十誡,即使他真是手潔心清,也沒有資格批評別人!是誰立他為審判近人的判官呢(出2:14)?為甚麼他要抬舉自己呢?因為他的自我形像低,所以想盡辦法在人前,抬舉自己。即使是伯多祿也犯過上述的毛病,在最後晚餐時,當耶穌透露門徒們將要為了自保而逃散時,伯多祿對耶穌說:「即便眾人都要跌倒,我卻不然」(谷14:29)。再看比喻中的法利塞人,他可以炫耀的,只是所有猶太人都應該做的十一奉獻,和每星期的雙倍禁食。天主看在眼裡,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已。達味說得好,因為一切是由天主而來,我們只不過接過天主所賞賜給我們的,再奉獻給天主,根本沒有甚麼值得誇耀的地方(編上29:14)。
親愛的兄弟姊妹!我肯定天主喜歡我們有上進心,祂不會介意我們向上爬。但祂希望我們是為公義、為公益、為家庭、為社會、為國家與及全人類的利益而發奮。當我們有悲天憫人之心,便不會有「高處不勝寒」的孤獨感覺。因為自我形像低便踐踏別人來高舉自己,是個可憐的抉擇!倒不如「成人之美」,扶助他人長進,造就他人。當四周的人都因你而成聖,你自然會「水漲船高」,神聖起來,何樂而不為呢?試想想,當大家到酒樓出席堂慶聚餐,一起做飯前祈禱,何其自然。請問當你一個人在快餐店食早餐的時候,你仍能公然劃十字,唸飯前經嗎?相信大家對傳福音的重要性,已經心領神會了!大家有能力做「希望的朝聖者」,把希望感染其他人了。亞孟。
天主保祐!
2019年反省
圖片鳴謝:grok.com, creator.nightcafe.studio/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