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Sunday, 6 April 2025

基督是希望的緣由 Christ Is the Reason for Our Hope

四旬期第五主日,丙年
主題:基督是希望的緣由 Christ Is the Reason for Our Hope

「人獨處不好」(創2:18)是不爭的現實,即使是長期獨居的人,也必須遵守一些紀律,做對自己有益的事,否則便會陷入困境,甚至自取滅亡。獨居的人須要紀律,群居的人更加須要法律,公平地調解因群居所引起的資源分配上的糾紛。而且,一個人的能力有限,始終不及一個有規有矩地分工合作的團體的力量。所以說:「安息日是為人立的,並不是人為了安息日」(谷2:27)。但令人痛心疾首的,是擁有指揮權力的一少撮人,為了一己的虛榮或私利,濫用法律去搜刮民脂民膏,或者排除異己!

另一方面,天主以愛創造了可見的宇宙,讓祂以自己肖像所創造的人類,在那裡安居樂業,成長發展。可惜人類濫用了天主的恩寵,叛逆了造物主,陷入了不能自拔,萬劫不復的境地。出於對人類的憐愛,天主先與人類的代表以色列百姓訂立盟約,約束自己不可消滅人類;並賜給人類法律,指導他們重度充滿恩寵和喜樂的生活。另一方面,天主子親自降生成人,以受難死亡的方式,償還古往今來人類累積了的罪債。天主曾透過祂的代言人表述了祂的初心,說:「因為我不喜歡任何人喪亡─吾主上主的斷語─你們回心轉意罷!你們必得生存!」(則18:32)。若望宗徒經過半個世紀的默想後,寫下了以下的名句:「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使凡信祂的人不至喪亡,反而獲得永生」(若3:16)。耶穌基督自己也清楚地表述自己的任務:「我不是為審判世界而來,乃是為拯救世界」(12:47b)。今天福音的故事,清晰地表述了天主子如何展示出天主對罪人的憐愛。

事緣在「帳棚節」─猶太人必須前往耶路撒冷朝聖的三大節日之一,還有「逾越節」和「五旬節」─耶穌趁朝聖人數眾多,便前往聖殿施教。今次的施教重點,在講論自己與天父的關係,和對遵守法律的不同態度。例如,梅瑟法律規定了「割損禮」,作為天主與以色列人之間的盟約標記(創17:11);也規定了「安息日」是聖日,不可做任何工作(出20:10)。法利塞人為了滿全梅瑟的法律,即使在安息日也給人行割損禮(若7:23a)。但耶穌在安息日治病,使病人恢復健康,他們卻指控耶穌不守安息日(7:23b)!可見,耶穌不守法律是為人的益處,而法利塞人卻以法律來滿足自己的私利,排除異己!就在這個時候,「經師和法利塞人帶來了一個犯姦淫時被捉住的婦人,叫她站在中間」(8:3)。他們並不關心公義,或者那個犯姦淫婦人的死活;他們想利用這件案件,攻擊耶穌,陷耶穌在兩難中(8:4-6a)。倘若耶穌維持祂一貫的慈悲教導,祂便成為了反對梅瑟法律的人;倘若耶穌同意用石頭砸死這個淫婦,便自打嘴巴,說一套、做一套,往後便再不能服眾了,法利塞人便可以重奪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

福音說:「…耶穌卻彎下身去,用指頭在地上畫字」(8:6b)。福音沒有說耶穌在畫甚麼,留給了後世的讀者不少猜想的空間。但有一點是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耶穌基督的沉默。【聖經】所描述的天主,絕對不是一個沉默的天主;即使不在地動山搖,雷霆雲霧之中發言,祂總會找代言人為祂傳遞訊息。但在現實世界裡,我們體會到的是另一回事。所以不少人對天主的沉默,發表意見。例如日本作家遠藤周作以日本基督徒面對幕府的鎮壓迫害時,天主沉默地沒有半點救助為題,寫了一本名為《沉默》的小說,後來製片商還拍攝過最少兩部同名的電影。身為天主子的耶穌基督,也有他沉默的時間,最明顯的,就是祂在十字架上三小時以上的受苦,即福音所說的「第六時辰到第九時辰」,祇說過不超過三分鐘的「架上七言」!即是說,當天主父,或者天主子耶穌基督在沉默的時候,祂可能在承擔著世人的罪過!

你知道那些病人是最難醫治呢?就是認為自己沒有病的人!作為人靈的良醫,耶穌基督要面對各式各樣的罪人。今天在祂面前的,是一個公開的罪人,那個淫婦;和一批隱藏的罪人,那些自以為義的「經師和法利塞人」。相信拯救那個淫婦並不難,經過這一次險死還生的遭遇,她還再敢犯姦淫嗎?今次她幸運遇上耶穌,下一次她未必再有機會了!但主耶穌可以怎樣醫治那些生活在有保障的環境中的經師和法利塞人的靈魂呢?倘若單憑一句「你們中間誰沒有罪,先向她投石罷」(8:7b),以理服人,說服到這班隱藏罪人放棄針對耶穌,世上何來那麼多沒有理性的紛爭呢?事實上,按梅瑟法律,「見證人應先下手,然後眾人纔下手將他處死」(申17:7a);但法律並沒有要求那些投石的人「沒有罪」(22:20-25)。很明顯 ,天主子意圖改變遊戲規則,把「見證人」改成為「無罪的人」。這條件實在太苛刻了,即使不是法律專家,也會不服!落後的法律體系,大多不接受娼妓或同性戀者的見證,認為他們不道德,不可信;但往往他們都是受害人。所以進步的法律體系,會有一些如「同性戀非刑事化條例」,改善這些「不道德的人」應有的權利!因此,令經師和法利塞人放棄用石頭砸死那淫婦的,應該不是耶穌基督的這句至理名言。那會是甚麼呢?

是耶穌基督在地上寫出每個控訴者的罪(若8:6b, 8),使他們知難而退嗎?不對,因為祇有耶穌一個人知道,而一個人的見證在梅瑟法律下,是無效的!我反而覺得是上面提及的,耶穌基督的沉默,奧妙地拯救了這些隱藏罪人的靈魂!耶穌基督絕對知道,人類單憑理性,是沒有能力「知善惡」的。惟有動之以情,讓他們感受到天父的慈悲,他們纔會悔改。具體地如何實行,是一個奧秘,將來有機會纔問耶穌。或許,耶穌基督把自己的受難過程,預先啟示了給他們,讓他們隱若感受到,向淫婦投的每一塊石頭,就是打在祂身上的一記鞭笞…這批經師和法利塞人,放下石頭,放棄砸死淫婦,放棄攻擊耶穌,回頭是岸,真是有福的人,令人羨慕。

親愛的讀者,淫婦在這個故事中,處於弱勢,耶穌基督憐憫她,看來是理所當然。但大家有沒有想到,天主子竟然憐憫那些意圖傷害祂的人!這些經師和法利塞人的遭遇,令我們對天主的慈悲更有信心。因著主基督,我們的救贖,更有希望。亞孟。
天主保祐!

2022年反省
圖片鳴謝: CoPilot, ideogram.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