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三十三主日,丙年
主題:上主是我們的希望 The Lord Is Our Hope
在今天的福音選段,主耶穌教導我們如何面對世界末日。
末日有兩個意思:指「個人的末日」和「世界的末日」。兩個末日有一個相同之處,就是沒有人知道「那日子和那時刻」,尤其是世界的末日。即使主耶穌曾表示連衪也不知道(谷13:32),但世上仍然存在一個對世界末日感到很大興趣的市場。很多想賺錢的人,會利用人類渴望知道末日時刻的心理發「末日財」。例如十多年前,有人借瑪雅曆法,宣揚「2012年是世界末日」,發行電影,書籍等等…平心而論,有多少人認識瑪雅文化,她的文字,甚至她的曆法呢?結果,2012年過去了,世界依然存在,發「末日財」的人賺到盤滿缽滿。被騙的人會醒覺嗎?不會!2012年不會是最後一次發「末日財」的機會,將來一定還有。因為這是人類的劣根性,是人性受到「原罪」傷害的後果。
當世人失去了天主的同時,便失去了安全感。於是千方百計增加自己的財富,權力,青春…以為可以讓自己高枕無憂。可惜,沒有人知道自己的末日。正如主耶穌在常年期第18主日的教訓所說:「那為自己厚積財產而不在天主前致富的,也是如此」(路12:32)。在他死後,所有財富只會留給沒有辛勞過的人。所以累積財富來增加安全感的方法,實在愚不可及!
那麼集大權於一身可行嗎?對不起,也不行!假設你已排除所有異己,確保沒有一個比你更長壽;在國內已經永遠沒有勢力可以推翻你,那麼對外又如何呢?沒有人能獨自生存,一個國家也必須依靠其他國家供應所缺乏的資源。末日前一定有戰爭及叛亂,有天災人禍(21:9-11)。又因為全球漸趨一體化,即使局部的衝突,亦影響大部份地區的「供應鏈」。即使你已集一個國家的大權於一身,恐怕也保障不了你的安全!另一方面,科技發達的國家已爭先恐後到外太空殖民,作為逃離地球末日的出路之一。這個方案的可行性,見仁見智。但毫無疑問,它把全人類暴露到更大的風險中,值得嗎?財富、權勢和科技只會讓我們管有更多的資源,相對地富有。但在末日面前,無論是個人的末日,還是地球的末日,我們與一個身無分文的乞丐沒有分別。即使擁有再多的資源,我們同窮人相比,並沒有更大的優勢,或更大的安全感。
前教宗方濟各以「如同天父慈悲」為主題,定2016年為特殊禧年,讓世人藉教會的見證,認識天父的慈愛。他又訂定每年的常年期第三十三主日,即「基督普世君王節」之前一個主日為「世界窮人日」,今年已經是第九屆了。他要求教友團體創造與窮人相遇的時刻,提供具體的支持和協助。如此一來,下一個主日,我們能夠更真實地慶祝「基督普世君王節」,慶祝基督在末日光榮地再來,審判生者死者。但基督受光榮的時刻,正是祂被高舉在十字架上的時候(若3:14-15)。那時的祂,一無所有,一貧如洗。祂立下榜樣,教導我們如同赤貧的人一樣,完全信賴天父。
既然我們失去安全感的根源來自失去了天主,所謂「解鈴還須繫鈴人」,只要找到天主,一切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了。天主是肉眼看不見的,儀器量度不到的。我們可以怎樣找到天主呢?幸好我們的天父是慈悲的,祂體諒我們的困難,派遣天主子降生成人,指示我們與祂修和的道路,實踐真理,獲得生命(14:6)。耶穌基督的道路,知易行難,因為與世俗的價值觀相反:前面說過,耶穌教我們在天主前致富,世俗卻以我們的消費能力,來衡量我們生命的價值;耶穌教我們謙遜,中華文化鼓勵我們出人頭地、揚名立萬;耶穌教我們寬恕七十個七次,周圍的人卻認為有仇不報非君子,是懦夫…等等,要堅忍到底(路21:19),談何容易?有甚麼可以支持我們繼續走這條路呢?就是天主的承諾。即使我們不忠信,天主仍是忠信的(羅3:3),祂言出必行(則37:14)。除了天主之外,我們還可找到更好的保障嗎?
天主有甚麼具體的承諾呢?對不起,欠奉。理由很簡單,因為具體的,適合你的,未必適合其他人;適合所有人的,便會流於空泛。先知的話反而說得最好:「天主為愛祂的人所準備的,是眼所未見,耳所未聞,人心所未想到的」(格前2:9; 2:9; 依64:3)。我們只須要相信,「天主自會照顧」(創22:8),便足夠了。
親愛的兄弟姊妹!所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回歸父家的道路又長又遠,沒有捷徑,堅持實踐真理並不容易。可幸我們有基督相伴,有祂的體血作生命的食糧。只要寄望於上主的許諾,末日又何足懼呢?
天主保祐!
2022 反省
圖片鳴謝:grok.com

































